26%窮人失飯碗 疫下貧富更懸殊
月入中位數差距擴至47倍 樂施會警告達臨界點
新冠疫情衝擊各行各業,基層家庭更首當其衝,貧富懸殊情況愈發嚴重。樂施會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香港最貧窮與最富裕家庭的月入中位數差距大幅擴大,由2019年疫情前兩者相差34.3倍,擴大至今年首季相差47.3倍。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主因,是基層的低技術技能在疫情下易被取代,而高收入者的技能卻難以被取替,且高收入者能透過聘請外傭照顧上網課子女,基層婦女卻被迫手停口停。
樂施會分析政府統計處2019年至2021年以及今年第一季數據,並於昨日發表香港貧窮狀況報告。研究報告將家庭住戶月入中位數分成十個等分,發現愈貧窮組別的收入在疫情期間的跌幅愈嚴重,第一等分(即最貧窮的一成人口)今年首季家庭月入中位數,較疫情前下跌逾兩成,第二等分及第三等分,分別下跌近一成;與此相反,第七等分至第十等分(即最富有的組別)月入中位數則不減反升,最富有第十等分住戶收入較2019年升6.3%,貧富差距愈發懸殊。
2019年第一等分與第十等分家庭月入中位數的差距是34.3倍,今年首季則拉闊至47.3倍,反映疫情下貧富懸殊的情況十分嚴重。報告指出,問題核心是貧者的失業率持續高企,今年首季貧窮者失業率高達26.1%,較非貧窮者高出超過8倍。樂施會助理研究及倡議經理梁名峰解釋,基層主要從事服務業、低技術工種,最容易受疫情影響,而疫情下零售、住宿和餐飲服務,以及低技術工種為失業重災區,而非貧窮者多從事高技術工種,不容易受疫情影響。
無工作長者兩人一貧窮
梁名峰指出,非經濟活躍(即無工作或開工不足)的貧窮人口大幅上升,今年首季有109萬人,其中65歲或以上的長者高達51%,反映無工作的長者當中,每兩人就有一人處於貧窮;貧窮婦女勞動參與度持續偏低,近八成難以外出工作幫補家計。長者除了因病患或傷殘沒法工作,不少長者退休的原因是為了照顧家人,而貧窮婦女不能像富有家庭般花錢請外傭照顧小朋友或報名私營託兒中心,因此不少貧窮婦女為了留家照顧上網課的子女不能外出工作,使家庭收入大減。
最低工資倡增至45.4元
樂施會總裁曾迦慧指出,3年疫情使貧富差距拉闊13倍是非常之高,已到達臨界點,形容數據已向社會發出警號。建議特區政府延長「臨時失業支援」計劃至今年年底,讓目前仍然處於失業狀況的人申請,政府亦應將最低工資上調至每小時45.4元,並落實一年一檢確保追到通脹,預計最少能惠及近34萬名低薪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