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重建保育 延續公屋傳奇

■從左至右:房屋署總建築師葉成林博士、房屋署總建築師黃至中、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梁健文。
■從左至右:房屋署總建築師葉成林博士、房屋署總建築師黃至中、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梁健文。

■民間組織致力在舊公屋邨清拆前,以相片保留居民生活點滴。
■民間組織致力在舊公屋邨清拆前,以相片保留居民生活點滴。

■舊蘇屋邨的地標「白屋仔」,在該邨重建後獲原址保留。
■舊蘇屋邨的地標「白屋仔」,在該邨重建後獲原址保留。

  歲月是一把雙面刃,即使舊公屋邨猶如陳年舊酒般,愈老愈有情懷;但同時經歷時日的洗禮,樓宇結構安全的隱患也是不爭的事。除了清拆重建,香港還有兩種延續公屋情的保育方案:一、保留整幢建築作活化之用,由工廠大廈搖身變成的華廈邨是例子;二、整邨拆卸重建,只保留部分原有特色,如2016年起分階段落成和入伙的「新蘇屋邨」。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梁健文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署方傾向使用「新蘇屋邨」模式。

  香港文匯報記者 明其道、廣濟/部分圖片來源:房委會、維基百科

  房委會目前有逾19萬個高齡公屋單位,大多超過35年樓齡,其中7條屋邨的樓齡超過50年,包括模範邨、西環邨等,而香港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樓宇設計,使用年限約為50年,換言之,舊邨重建在往後的日子只會愈來愈多。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客席副教授衞翠芷博士指出,社會上不少人對公屋持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觀念,她對此並不認同,「只考慮單位需求,這是幾十年來走錯的路,保育應該屬於發展的一部分。」她認為,政府可參考古蹟辦歷史建築評估準則,包括歷史價值、建築價值、組合價值、社會價值和地區價值、完整程度,以及罕有度,決定一條公屋邨的保育方案。

  梁健文受訪時則預料,未來的重建和保育方針也會傾向使用「新蘇屋邨」模式,即整邨拆卸重建,只保留部分原有特色,他說:「保育唔一定要將座樓擺番喺度先為之保育,因為成座保育要考慮好多嘢,第一、樓宇結構;第二、一條新邨如果保留舊建築,又會否影響新邨發展。」

  以華富邨重建計劃為例,當局過去7年除了覓地安置受重建影響的住戶外,也為保育這條港人熟悉的屋邨下工夫。梁健文表示,「經過7年的諮詢、交流,署方已對居民的期望有一定掌握,他們對該邨的公共空間有感覺,該邨商場對佢哋嚟講,有一定意義,我哋希望將呢啲元素收集起嚟,將(華富邨)歷史文化反映喺新項目(「新華富邨」)中。」

  至於保留整幢建築或屋邨作活化之用的方案,房屋署早年亦曾採用過,但成效存疑,例如建於1959年的柴灣工廠大廈,是當年全港碩果僅存的H型工廈,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其後,署方斥資逾3億元改成公屋,最終提供187個公屋住宅單位,並保留煙囪及庭院等工廈元素,但受歷史建築限制,單位內結構不能改動,例如不能加建間隔,令居民大感不便。

  衞翠芷亦認同,公屋保育方案沒有劃一的方程式,重要原則是在發展與技術操作之間取得平衡,令發展和保育融為一體。舉例,若個別公屋的建築設計極其罕有,或有特定的歷史意義,就值得考慮原建築保留;但當大廈的結構、承重能力已出現安全隱患,就要以安全作優先考量。

  即使實際情況不容保留建築,她認為也應考慮在重建時設置展覽廳,展示舊屋邨的原貌相片、文本、模型等資料。此外,屋邨的社區網絡也可納入保育考量,建議搭建一個能維持舊街坊聯繫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