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60款餅乾 全含基因致癌物


  長食傷腎損生殖系統 消委籲勿當正餐

  餅乾是一般家庭的常備零食茶點,不少繁忙的打工仔更直接以餅乾代替正餐「醫肚」。消委會近期測試市面60款預先包裝餅乾樣本,發現全部驗出在加工過程中產生基因致癌物,包括環氧丙醇、丙烯酰胺或氯丙二醇,當中46款更同時驗出3種污染物。以一款氯丙二醇含量最高的夾心餅為例,成人進食8塊已超標,長期每日攝入過量或損害腎臟的功能、影響男性生殖系統或致癌。消委會建議消費者盡量選擇健康零食,避免用餅乾當正餐。

  消委會昨發布新一期《選擇》月刊,當中公布對市面上60款預先包裝餅乾樣本的檢測結果,包括夾心餅、威化餅、手指餅、梳打餅、消化餅、水泡餅及瑪利餅等。消委會對有關樣本進行安全測試,檢測是否含有基因致癌污染物環氧丙醇、丙烯酰胺及氯丙二醇(3-MCPD)。其中環氧丙醇及丙烯酰胺可引致實驗動物患癌,世衞建議人體攝入愈少基因致癌物愈好。

  46款驗出含3種污染物

  檢測結果顯示,全部樣本均含有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基因致癌物,當中逾七成半,即46款同時驗出上述3種污染物。56款樣本驗出氯丙二醇,含量介乎每公斤15至2,000微克。整體安全評分最低的樣本包括無印良品紅豆夾心餅、Bancheta消化餅、福尚之品芝士味蘇打餅乾(無蔗糖)等(見表)。

  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氯丙二醇會損害腎臟功能、中樞神經系統,及影響男性生殖系統。根據歐洲食物安全局建議,一名體重60公斤成年人每日攝取量不應多於120微克,以是次含量最高的「Essential Waitrose & Partners」一款 夾心餅為例,若進食8塊就超出建議指標;至於一名5歲男孩,體重為19.5公斤,每日則不應攝入多於39微克,若進食3塊便已超標。

  食安中心跟進事件表示,丙烯酰胺、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E)和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E)是食物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可能存在於經高溫處理的食物中。食品法典委員會和食安中心已制訂守則及指引,以協助業界減低這些物質在食物中的含量。現時食品法典委員會及其他國家 / 地方均未有就上述物質於餅乾中的最高含量制訂標準。

  85%樣本高脂高糖高鈉

  另外,測試並發現60款樣本中,有33款樣本達到食安中心指引中的「高脂」食物水平(即每100克固體食物含超過20克總脂肪),27款樣本達到「高糖」定義(即每100克固體食物含超過15克糖);13款可界定為「高鈉」食物(即每100克固體食物含超過600毫克鈉);合共有51款樣本屬「高脂」、「高糖」或「高鈉」食物,佔比85%。另外四成樣本的營養標籤亦有誤差,最誇張的一款克力加餅,驗出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與標示相差達7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