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生態海堤」增生物多樣性
香港以往長期填海造地,人造海堤持續增多,但海堤在夏季退潮時溫度過高,其pH酸鹼值不利於海洋物種棲息。為改善本港海堤生物棲息的環境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化學系環境毒理及化學講座教授梁美儀率領團隊,利用放置人工生態組件的方法,成功提升海堤生物鏈的物種多樣性,為香港海域的生態修復貢獻力量。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海洋污染簡報》及《全球生態學及生物地理學》。
研究團隊用磚、面板、潮汐池、鎧裝組件及蠔殼籃等人工組件,擺放在垂直或傾斜的海堤上,從而給藻類植物、無脊椎動物及貝類螺類提供生長空間及營養物質。研究人員發現,人工組件上的物種增加19%至51%不等;生物數量亦有大幅度增加,由59%至416%不等。團隊亦留意到,磚塊設置於高緯度地區及低緯度地區帶來的生態多樣性影響有差異,前者會吸引靜止的生物進入棲息,比如藤壺、管蟲等,後者則會吸引多動的生物進入生活,例如珊瑚魚等等。
梁美儀提到,香港是「全球海港研究計劃」試點城市之一,該計劃亦在倫敦、三藩市及悉尼等全球14個海岸城市設置相同的實驗磚塊,進行為期12個月的研究。研究的前兩個部分已順利完成,包括在屯門、馬料水、西貢等地設置人工生態磚塊,第三部分的研究將會在荃灣進行,預計今年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