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單位1劏60 團體促設起始租金

  近年不少基層市民因私樓劏房租金高昂,選擇入住租金較低的工廠大廈非法劏房。葵涌劏房街坊會昨日公布調查發現,工廈劏房的租金中位數較一般劏房租金低約20%,但近半數受訪者並無與業主簽租約,另有逾30%遭業主濫收水電費。街坊會促請特區政府全面檢討,改善清拆與安置政策的支援程序,在「簡樸房」規管制度立法前設立劏房起始租金;加強宣傳租管條例杜絕濫收水電費;提供劏房燃料費恒常化津貼;增設全港五區中轉屋單位,讓被逼遷的工廈劏房戶可原區安置。

  葵涌劏房街坊會聯同聖方濟各大學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研究助理教授梁嘉敏,於去年10月至12月訪問66戶葵青區工廈劏房居民。結果顯示,工廈單位分間數量平均為15.6間,比一般劏房的3.2間多出近4倍,更有單位分間出60個房間,數量驚人。對於特區政府打算取締劣質劏房,53.1%受訪者擔心因而要搬離原先單位,有51.5%受訪者擔心未來兩年內將面對屋宇署執法行動或業主逼遷。

  現年73歲的工廈劏房戶阿明指,從前居於約100呎的私樓劏房單位,月租逾4,000元覺得太貴,因而搬往相若大小、月租2,900元的工廈單位。他稱,與業主簽了沒有打釐印的租約,被收取每度電1.7元電費,水費則由業主直接通知每兩個月要交多少錢,「不敢向政府投訴業主濫收水電費,因害怕被趕走。」另一名工廈劏房戶Ada稱,剛退休靠強積金過活,因資產超標未能申請公屋,擔心特區政府取締劏房時要被迫「瞓天橋底」,希望政府能提供妥善搬遷安排,如提供臨時中轉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