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彈床樂園要注意安全
羊咩
又到暑假,不少家長會為子女安排活動五花八門,除了閱讀體驗、書畫和樂器等靜態學習,近年還流行「跳彈床」,家長們認為這活動消耗體力,是個適合孩子「放電」的場地,故此新興的室內「彈床樂園」或「彈床遊樂場」都大受歡迎。
在彈床上跳躍看似很容易,實則是要利用到全身的肌肉,才可保持平衡,做出翻騰和轉身等不同的動作。玩家在玩樂之餘,可順道加強關節與肌肉訓練,心肺功能也會得到強化,個人的耐力、靈活性與協調性亦有所增長。
惟坊間場地質素參差,良莠不齊,過去不乏意外發生。曾有兩名少年在同一張彈床上跳躍,卻不慎相互碰撞,導致兩人頭及鎖骨受傷。在內地,有青年在享受彈床之樂時意外跌下,頭部先着地,頸椎骨折而變成「一級傷殘」。故此要光顧彈床樂園,不能只側重於娛樂性,還要注意安全考量,包括是否有足夠合資格的教練監場等。
除了彈床,場內其他高空活動,如空中飛索區有沒有佩戴頭盔的規定?若玩家從離地的攀爬設施上跌下,海綿地墊的厚度如何?是否有很多雜物放置,容易令人絆倒構成危險?要保障自己,不要人玩你又玩,挑戰自己也要量力而為,還要勿忘熱身,讓肌肉放鬆,萬一「失手」,原來也有一些保護的動作要學習,減低受傷的風險。有人因價錢較便宜光顧某類遊樂場,但對於安全規範,以及是否有代客購買第三者保險等,都要格外留神,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