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前列腺炎 50歲以上高危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泌尿外科顧問醫生  王明晧醫生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泌尿外科顧問醫生 王明晧醫生

■腰背痛為前列腺炎症狀之一。
■腰背痛為前列腺炎症狀之一。

■可透過DRE等檢查來診斷前列腺炎。
■可透過DRE等檢查來診斷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可由手術時使用導尿管而受感染。
■前列腺炎可由手術時使用導尿管而受感染。

■長期感到壓力大的男性亦較易致病。
■長期感到壓力大的男性亦較易致病。

  身體很多器官都會發炎,前列腺也不例外,當出現炎症,就是患上前列腺炎,亦是男性常見的前列腺疾病。曾有研究在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地區,約有15%的男性曾患前列腺炎。趁着11月是關注男士健康的「鬍子月」,香港港安醫院─荃灣泌尿外科顧問醫生王明晧呼籲大家認識前列腺炎。

  任何年齡的成年男性一生中均有可能患上前列腺炎,但50歲以上較高危。前列腺炎主要分為急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慢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慢性非細菌感染前列腺炎及慢性骨盆疼痛綜合症(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簡稱CPPS)四大類。臨床上以CPPS最為普遍,有研究指出40歲以上男士患CPPS的風險達25.3%。此類別患者雖有前列腺炎的症狀但沒有前列腺發炎的跡象,而且盆骨、會陰(肛門與陰囊之間位置)及性器官會長期疼痛。

  至於前列腺炎的成因、感染途徑及症狀,與本身的所在位置有密切關係。前列腺是一個核桃般大小的腺體,上面緊貼膀胱頸(膀胱口),後面貼近直腸,中間包裹着貫通由膀胱頸延至陰莖口的尿道。前列腺本身附有射精管,並且負責分泌前列腺液來構成合適酸鹼度的精液,以助精子排進尿道。

  急性及慢性的細菌感染前列腺炎可由多種細菌感染引致,當中感染途徑包括:首先因尿瀦留(尿液滯留)或尿道感染、膀胱結石或前列腺結石而致炎症、或手術時使用導尿管而受感染;另也有小部分是由於不安全性行為而感染砂眼衣原體或引致淋病的淋病雙球菌,令這些細菌可經尿道進入前列腺而令其發炎。其次是前列腺鄰近的器官如直腸、結腸、膀胱、尿道等發炎,導致細菌有可能通過淋巴管入去前列腺而致炎症。最後當皮膚、扁桃腺、呼吸道或腸道受感染,細菌亦有可能經血流至前列腺,造成前列腺炎。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病理較複雜,臨床上有可能的致病原因包括:因某些有機體,如衣原體或支原體感染引致;或因免疫反應、尿液逆流入前列腺引起。至於慢性骨盆疼痛綜合症,確切成因至今未明,或跟前列腺周遭的神經和肌肉異常變化有關,臨床上一些有自體免疫疾病、出現盆底肌肉痙攣、又或長期感到大壓力的男性,亦較容易致病。

  前列腺炎症狀的嚴重程度,會因類別及原因而各有不同,當出現症狀時,包括會陰、睾丸和陰莖疼痛,有時更出現腰背痛;尿頻、排尿時感到疼痛;射精疼痛;尿流弱或甚斷斷續續;排尿完有時會流出白色黏液;血精;勃起障礙。

  須注意是急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的患者除以上症狀外,更兼有發燒、怕冷、關節疼痛、不能排清膀胱內的尿液,以及便急或排便時感到疼痛。此外,醫生在肛門指診(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簡稱DRE)時,會發現前列腺腫大、變軟,及過程中有明顯觸痛。而慢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及CPPS,由於症狀長期反覆及慢性疼症的困擾,患者較易有情緒問題。

  現時會透過DRE、前列腺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簡稱EPS)檢查,再配合細菌學檢驗來診斷前列腺炎。醫生亦會按求診者情況,建議進行尿道造影、超聲波檢查、膀胱鏡檢查、尿流率測定等,以排除是其他泌尿科疾病導致相關症狀。

  無文獻證演化為前列腺癌

  雖然前列腺炎會令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指數上升,但沒有醫學文獻可證明會演化為前列腺癌,也不會將手術切除前列腺作為第一線治療。不過當發現PSA指數較高,醫生會作進一步檢測,以斷定會否是前列腺癌或其他前列腺疾病的先兆,以便可及早治理。

  現時,治療前列腺炎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療,用於急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需要持續2至4星期,有些患者或需住院接受靜脈輸注抗生素,而用於慢性細菌感染前列腺炎則須持續4至12星期;亦會按情況處方前列腺藥物,以助緩解一些泌尿系統症狀。此外,亦要配合支援治療來紓緩其他症狀。另如前列腺有膿腫,就要做手術放膿。如有上述症狀,應盡早就醫,以利早期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