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延遲退休 各國新準則

  當人人想「財自」,提早退休成了不少打工仔心目中的未來藍圖,雖然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早前的「60中年論」一度在城中引起熱議,不過在全球大城市少子化的趨勢下,鼓勵人口延遲退休可能會成為解決勞動力的其中一項方案,各國政府率先提高退休年齡解燃眉之急,這股浪潮會否進一步影響香港?打工仔可先了解一下各國早退遲退的最新準則。

  文章由SEEK旗下領先的香港網上求職招聘平台JobsDB提供

  美退休制度複雜

  美國的退休制度頗複雜。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文件,65歲為當地的「完全退休年齡」(或正常退休年齡),但由1938至1959年出生的人士,其退休年齡按照出生年份而定,由65歲至67歲不等;而1959年後出生者,其退休年齡為67歲。任何人可以由62歲起退休,但所得之退休金將會遭到削減,直至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為止。而瑞典則實行彈性退休制,61歲即可退休,也可工作到70歲。

  港人憂退休乏保障

  香港退休年齡一般在60至65歲,但政府近年在出生率屢創新低、移民潮及人口老化等逼在眉睫的難題上,鼓勵中高齡再就業。同時計劃在2025年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加強打工仔退休保障。但推行強積金近廿三年,回報率卻差強人意,近年因全球股市動盪,港人只能眼見強積金慢慢蒸發,對退休感憂慮。 在「全民退保」遙遙無期之際,打工仔更積極轉工求加薪,JobsDB《2023年薪酬報告》顯示港人平均加薪幅度為4.1%,為近三年錄得最高增幅。人工增長背後,亦可能是港人滿懷對「賺夠退休」的嚮往。

  北歐福利天堂竟有例外

  號稱福利主義天堂的北歐,竟集結了冰島和挪威兩個最遲退休的國家。兩國的退休年齡同是67歲,屬經合組織國家中最高。在挪威,人們可工作至70歲。而因應全球城市「少子化」趨勢,日本、新加坡及其他歐洲各國都提高了退休年齡以應對人口老化問題,以下為一些重點退休政策更改:

  ●日本的法定退休年齡原為60歲,但為了應付「少子化」危機,2023年提升1年至61歲。

  ●新加坡的退休年齡去年從62歲提高至63歲,但可工作至68歲。

  ●歐洲諸國在這兩三年內,也從退休年齡上着手解決人口老化危機,如英國將退休年齡由65歲提升至66歲,德國同樣由65歲加至65歲10月,意大利65歲提升至67歲。

  ●澳洲同樣沒有法定退休年齡,坊間一般將領取退休金年齡視為退休年齡,而領取退休年齡就由66歲提升至67歲。不過澳洲官方數據顯示國人的退休平均年齡為55歲。

  ●香港沒有法定退休年齡,一般視為65歲──可領取強積金之年。各項長者福利亦因劃入「長者」年歲不同而有別。政府數年前計劃將長者綜援合資格年齡由60歲調高至65歲,再衍生出「60歲新中年論」,一度成為社會熱話。

  ●值得留意的是法國在今年因將領退休金年齡由62歲提升至64歲,掀起了一場「養老金罷工」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