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墮刷單騙局失380萬
警半月破逾百騙案 揭三求職新陷阱搵暑期工要小心
東九龍總區自5月15日至30日展開代號「搏虎」行動,偵破108宗騙案並拘捕153人,主要涉及網上購物、網上情緣、網上投資及網上求職四大類騙案,222名受害人共被騙約1.3億元。警方更發現網上求職騙案出現三個「新版本」,包括有主婦為完成點擊率賺回佣,不斷存款買積分,最終損失逾380萬元。警方分析顯示,年輕群組受害人最易墮入求職騙案,提醒學生搵暑期工時要加倍小心,以免誤墮求職陷阱。
因搵工不成反被騙的苦主包括觀塘區一名38歲家庭主婦,她早前在手機接獲陌生人發出招聘訊息,聲稱只需到不同網上購物平台充當刷單員點評貨品,谷高銷量便可賺佣,誘使她下載登入一個虛假購物網站,並用現金兌換成積分,再用積分來點擊「購物」。騙徒最初更向婦人發放一萬多元佣金,誘使她不斷加錢買更多積分,最終婦人數周內分十多次合共存款380萬元至騙徒指定銀行戶口,但婦人想取回本金時,騙徒即失去聯絡。
單是今年首季,香港已錄得7,361宗網騙罪案,即平均每20分鐘便發生一宗騙案,較去年同期4,609宗高出約60%,涉及損失高達逾8.3億元。警方本月展開代號「搏虎」行動,共拘捕115男38女,年齡介乎17至74歲,大部分為傀儡戶口持有人,為搵快錢提供戶口協助詐騙集團處理犯罪得益,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欺詐罪」及「洗黑錢」等罪名被扣查。警方並檢獲大量手提電話、銀行文件及提款卡等證物,凍結約300萬元犯罪得益。涉及的108宗騙案,有105男117女受害人,年齡介乎16至91歲。
增加虛假網站瀏覽量行騙
觀塘警區科技罪案組督察鄧智成昨分析案情指,暑假將至,騙徒覷準不少學生搵暑期工,透過網上社交平台及即時通訊軟件,以高人工、即時出糧和在家工作等藉口騙財。警方發現近期出現三種新興網上求職騙案手法。
第一種為「增加虛假網站瀏覽量」,騙徒指示受害人在虛假求職網站進行增加瀏覽量任務,只要完成任務便可獲報酬,但需購買積分作點擊增加瀏覽量,並指有時限性,誘使受害人需不斷存入更多金錢。
第二種是「增加短片分享平台訂閱數」。騙徒假扮獵頭公司在通訊軟件內無差別發布附虛假求職網站連結的訊息,要求受害人在虛假網站內進行搶單任務,完成訂閱短片並分享便有報酬,但受害人事前需存款至指定銀行戶口購買積分。第三種為「增加網上購物平台銷量」,騙徒設立虛假網上購物平台,訛稱只需在虛假平台上點擊按鈕,系統便會自動促進相關貨品人氣,每次點擊後可獲報酬,惟受害人點擊按鈕是需要扣除平台上的代幣,騙徒以不同藉口使受害人不斷購買代幣。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第三隊總督察許諾提醒市民,上述不同類型詐騙案也涉及虛假網站,市民可使用警方「守網者」網站內「防騙視伏器」或手機流動應用程式「防騙視伏App」,輸入網址、社交平台賬戶名稱或號碼、收款賬戶、電話號碼、電郵地址等,以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又希望市民將警方的防騙訊息積極向親友宣揚。如懷疑被騙可即致電警方24小時「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