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外傭傳扣稅 中產寧增免稅額
預算案今出爐 市民盼續紓困
新年度財政預算案今日出爐,全港市民期待特區政府善用庫房儲備,扶助不同階層市民及重災行業從谷底反彈,再譜香港不朽樂章。作為香港中流砥柱的中產,供樓供車供養子女,加上交稅壓力沉重,期望預算案加大免稅額,分享經濟成果。對於有消息指為聘用外傭提供免稅額,有中產家庭向本報表示,情願加大父母和子女免稅額;亦有專業人士希望繼續退稅及派發一筆過消費券。
陳先生今年34歲,在一間直資中學擔任教師,與任職公務員的妻子育有一對分別4歲和2歲的子女,每月家庭總收入8萬元,但開銷亦不菲,每逢糧尾全家只剩1萬元。陳家月入8萬元看似不俗,但當扣除開支後,就發現「掹掹緊」。
「中產,講就好聽,其實兩頭唔到岸,未有錢到買嘢唔使睇價錢,但又未窮到合資格申請公屋和其他社會福利,好多嘢都要靠自己。」他向記者細數家庭的每月開支,「供樓1.5萬元,子女的讀書費、尿布奶粉等相關花費約2萬元。我們與外父外母住,兩位老人家每月睇醫生及藥物等相關費用約1萬元,再加上全家人的保險費一年10萬元、每月需支付幾千元,這些必要開支加起來約5萬元,還沒有計伙食、購物等生活開支。」
過去的預算案都有退稅安排,但對陳先生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夫婦兩人退得2萬元。」有消息指,今年預算案推出聘用外傭的免稅額,會否吸引陳先生請外傭?他說:「請外傭唔係話請就請,一來我哋無地方畀佢住,二來請外傭與否好睇與家庭磨合度,我哋唔係太適合請『姐姐』。」
陳先生認為,加大供養父母及子女的免稅額,以及提供子女教育津貼更實際,「女兒讀幼兒園,我與太太都要上班,兩位老人家又沒法接送,女兒上下課也要校車,費用唔少。現時女兒有報讀英文補習班及學習跆拳道,每月2,000多元,等她大了之後肯定亦希望報更多興趣班,加上兒子下年即將報讀幼兒園,子女學習方面的花費將翻倍。」
按揭利率趨升 籲增供樓扣稅
從事地盤測量師的邱先生月入約4萬元,目前有份負擔父母的供樓費用,加上家用、水電費及供車的費用,每月開銷約1.3萬元。由於預備明年9月與女朋友擺酒結婚,酒席及婚紗等雜費估計共25萬元,令邱先生倍感壓力,「正在努力籌錢,再加上供車供樓的壓力,要盡全力慳錢,減少非必要開支。」他目前每月把個人開支控制在2,000元內,「外出食飯都花不少錢,平時都是自己帶飯。」婚後,他們也會與家人住,「搬出去就意味要負擔兩邊的供樓及租樓費用,吃不消。」
以往預算案對他幫助最大的是退稅及消費券,他希望今年能繼續退稅,「派一筆過的消費券較好,其次基層與中產人士最大的差別在供樓方面,政府要幫助供樓的人士,因為現時供樓按揭利息上升,可考慮增加供樓利息扣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