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紋身黑與白

■十九世紀初法國油畫《水手紋身》。 網絡圖片
■十九世紀初法國油畫《水手紋身》。 網絡圖片

■1957年美國水兵在灣仔一間紋身店紋身。Hank Walker攝
■1957年美國水兵在灣仔一間紋身店紋身。Hank Walker攝

■二戰時期美國水兵紋身。 網絡圖片
■二戰時期美國水兵紋身。 網絡圖片

■1961年,James Ho在他的玫瑰紋身店舖中。 Burt Glinn攝
■1961年,James Ho在他的玫瑰紋身店舖中。 Burt Glinn攝

  紋身藝術之一

  紋身又名「刺青」,自古以來都是一種充滿諸多標籤的文化藝術,古中國它是「罪人」的標記,古埃及它是部落圖騰,上世紀初它是客死異鄉的水兵們,給家人認屍的記認……時至今日,某種意義上,它是人們用紋身刻骨銘心的痛為人生留下註腳,圖案並會隨年月及肌膚變化,與胴體主人共同成長,歷煉人生悲歡離合,賦予每個紋身獨特的生命力。香港「刺文化」起步遲,但大器晚成,本港第一代紋身掌門人改良古舊紋身儀器,留名於全球紋身史上,其後經歷四五代薪火相傳,創作多款風靡全球極富中國風的圖案,使香港紋身業有一席之地。

  專題組

  不少文化藝術起源,不是東方傳入西方,就是西方傳入東方,而紋身雖然最古老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古埃及木乃伊上,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紋身的起源,都不是在外來文化衝擊下萌芽,例如中國,早於先秦時期、即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已有一種名為「墨刑」的刑罰,在犯人臉或額上刺字或圖案;差不多同一時期,古希臘也流行在犯人身上烙上印記,東西方不謀而合產生紋身,而且都是以負面標籤為主,使這個文化背上千年的黑鍋。

  直至二戰爆發後南征北伐的水兵及軍人生怕戰死沙場,無人認出其屍首,遂流行在身上紋上鍾愛的圖案,西方紋身也隨殖民侵佔,與亞洲的刺青互相碰撞,迸發出新的元素,香港紋身業也是這個時代背景下有系統地誕生,並由祖籍上海的船上工程師何阿才(James Ho)譜寫第一章。

  何阿才當年因為二戰時滯留印度,目睹外國船員鍾情紋身,但當時的紋身儀器落後,一般由廢料構成,例如從其他電器上剝下電板切成一個粗糙的方形,幾個電磁線圈被螺絲連繫在一起,再接駁到單車閥的金屬管,啟動電源後,紋身儀上的刺針戳進皮層把色料染入真皮,使之留下永久的顏色。但由於紋身儀做工不仔細,刺針未能準確落針,使圖案出現偏差。

  受英軍水兵歡迎 紋身店愈開愈多

  工程師出身的何阿才,把這些古舊的儀器加以改良,使之方便易用。戰後他回港,便在尖沙咀開設全港首間紋身店玫瑰紋身Rose Tatto,深受停泊香港的英軍水兵歡迎,自此香港的紋身店愈開愈多。

  直至六十至八十年代,反社會排斥氛圍下,紋身是叛逆者對社會的無聲控訴,如美國機車黨、俄羅斯囚犯、日本黑幫等都沉迷紋身,香港蠱惑仔也視紋身如身份象徵。曾為超過一萬名蠱惑仔紋身的老行尊權哥表示,香港幫會人士的紋身主要採用中國傳統圖案,譬如龍、虎等,以展示男兒氣概,最講求氣勢,故圖案面積較大,權哥紋過最大幅的圖案,便是《水滸傳》中的「九紋龍」,花近3天才完成。

  香港黑幫紋身文化很受日本影響,但「階級觀念」不及日本強烈,「日本幫會的紋身不是你想紋就能紋,不同階級有不同圖案,代表不同含義,有的幫會有自己御用的紋身師。而香港幫會對於紋身的條條框框較少,但也有些避忌。」譬如,關公歷來象徵鎮邪驅災,不是誰人都受得起,即使身份「尊貴」,也不得紋在背部,以免睡覺時壓住關公,屬不敬之舉;又譬如,黑道中人多講究風水,風水學說中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因此下半身紋身則有氣場外洩之說,不少蠱惑仔避忌在下半身紋身。

  踏入千禧年,紋身不再局限於某些群體,而受電影及明星影響,紋身在部分人眼中是時尚標記,各行各業都有人紋身,圖案也不再是粗獷線條,構圖不再走浮誇路線,顏色更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