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記憶法 英文升Grade



開學至今,莘莘學子開始投入學習和準備考試,不少學生很重視語文成績,特別是英文科,不過如果只靠死記硬背,即使花大量時間溫習,最終也得不到理想成績。本報特別邀請本地中小型補習社「學博教育中心」創辦人林栢勤(Spencer)分享不同的學習方法,希望能幫助學生用有效率的方式學好英文,積極備戰考試。
對於應如何學好英文,Spencer指學生可善用高階心理學記憶法溫習,如圖像記憶法及記憶宮殿。他指,根據不少心理學研究,圖像比文字更易記,因大腦更擅長記憶圖像。因此,學生背單字時,把單字想像成圖像會事半功倍。例如「plight」(困境)這個字, 可把「p」和「light」分開理解,把「p」想像成一個倒轉的肥仔;「light」為瘦弱的人。然後想像一個場景:瘦弱的人被肥仔壓在身上,這便是困境。
至於記憶迷宮,就是把原本複雜的知識點想像成圖像,再放進一個場景聯繫起來。比起死背,使用記憶宮殿能將複雜的知識點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使那些知識點不會被輕易忘記。學生可利用熟悉的地方,如家中的客廳,來溫習寫英文故事的4大元素(起、承、轉、合),再把需記下的概念變成各種圖像,把它們放在想像中的客廳。
早上做卷 讓大腦適應節奏
此外,Spencer為學生提供一些溫習英文寫作和閱讀理解的貼士。英文寫作方面,他建議學生每星期閱讀兩篇學生範文,之後分析以往考生作文取高分的原因。如時間不夠,建議不用作文,因作一篇文前後都需花上1小時。相反,學生可嘗試溫好作文筆記後,試做2至3題題目,花5分鐘練好寫作框架,例如每段大約會寫什麼論點及可用的例子,再寫主題句。另外,除非英文本身底子好,例如是全級頭10名,否則建議學生每2日做一篇校對練習(proofreading)。
閱讀理解方面,他建議學生要習慣早上做卷,而大腦則需最少1星期適應考試的節奏,而小學英文大多要預留5分鐘作最後檢查試卷。此外,Spencer又提到要善用寫「錯題簿」,把曾做錯的題目,由短期記憶變長期記憶,嘗試分析自己做的題目,跟早一、兩年有否相似或不同地方。消化完後,做卷便能更易靈活應用。他又建議學生多應用學過的技巧,這有助把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