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成人都有



患者未必自覺問題 治療靠訓練與服藥
不少人仍誤以為「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只是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問題,「大大吓就會冇」。然而,中文大學有研究指出,逾80%本地AD/HD兒童,他們的症狀會延至成人階段。臨床上,成年患者如沒得到適切治療,可影響工作、人際關係發展,甚至打亂整個人生,嚴重時更會併發情緒問題。趁着下周(10月23至29日)是「香港AD/HD關注周」,一起關注成年人的「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是怎麼的一回事。
「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又名「多動症」、「注意力缺陷及/多動障礙」,至今確切成因未明,醫學界普遍認為與腦前額葉的一種化學傳遞物質多巴胺(Dopamine)或腦內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水平失調有關。此外,遺傳、環境和人生不同階段的經歷, 也是影響AD/HD症狀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精神科顧問醫生何雅莉表示,患AD/HD的成年人,普遍會有下列症狀,包括長期遲到或無故趕不上最後期限內完成工作;健忘,或常被人覺得粗心大意、做事不負責任;欠缺條理及組織力,並難以遵循指示;經常被人覺得「坐唔定」、說話過多、常打擾他人;總會打斷別人說話,並難於控制急躁和憤怒情緒。這些情況均承接自兒時患AD/HD所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過度活躍及容易衝動,導致長大後容易在學業、求職、社交及婚姻關係上碰壁觸礁,又或兼有財政管理不善,繼而容易出現焦慮、自我形象低落等心理狀況。但對任何感興趣的事物他們卻會高度專注,這特質又可令不少患者在某些範疇有特殊成就。
斷症或須向身邊人了解狀況
臨床上,AD/HD的成年患者未必察覺自己出現問題,不少個案是當其子女確診AD/HD時,才驚覺自己從小以來也有相同症狀而發現,又或當自己因焦慮或抑鬱而求醫時,才發現相關情緒問題跟本身的AD/HD症狀有關。因此,精神科醫生斷症時,除確認求診者自孩童時已呈現症狀並持續至今外,亦會檢閱他們小時候的行為經歷及其身體狀況;有需要亦會跟他們的另一半、父母、好友或工作夥伴面談,了解與其相處時的狀況。
現時醫治成人AD/HD,主要是認知及行為訓練配合藥物治療的綜合方案。認知及行為訓練主要指導患者,學習生活上多種解決問題的技巧,以及如何正面地對應AD/HD帶來的情緒問題,藉此幫助他們提升自我形象,重拾自信。藥物治療則主要以服藥來改善腦部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的失調情況。大多成年患者接受治療後,明顯改善了時間管理、做事專注力和組織力,面試技巧以及人際關係,工作表現亦得以提升,情緒困擾亦能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