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煮睇配搭 健康「油」你揀



  消委會日前測試市面50款食油,發現近六成樣本驗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為了健康着想,難道每餐都要走油清燉蒸煮?其實食用油脂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來源,只要了解箇中成分及特性,配合適當烹調手法,也可有效減低釋放有害物質,食得美味又安心。

  食用油一般分為植物油及動物油。動物油含較高飽和脂肪酸,一般室溫下為固體,具有可塑性、熔點高,適合作為一般烘焙用油,如牛油、豬油等,但因膽固醇含量較高,故不宜多吃。植物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而且不含膽固醇,一般室溫下為液體,較健康、熔點低,是家庭烹調用油的優先選擇,如花生油、粟米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等。

  食油主要成分(甘油三酸酯)中飽和脂肪酸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相對較耐高溫,不易在長時間加熱後變質,但攝入飽和脂肪酸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不宜過量食用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油。而不同食油也會因應榨取方法、不同等級、混合比例等,得出不同發煙點,意指油在加熱後開始產生煙的最低溫度。油的成分在此溫度會出現變化,開始變質冒煙,產生各種有害健康的物質、致癌物。因此在選擇食油時,可因應發煙點高於加熱溫度的烹調手法配合。

  花生油油炸易起泡

  花生油具有胡蘿蔔素、維他命E、卵磷脂等天然營養物,單一不飽和脂肪酸頗高,是一種健康油種,極適合香港人的各類烹調方法。但當用作高溫炸食物時,因花生油內的天然物質會受空氣中的氧、熱力及食物水分影響出現較多泡沫,食物雖仍可炸得香脆,油炸次數卻不及其他精煉油種如芥花籽油、菜油及大豆油般耐用,

  粟米油有助降血壓

  粟米油氣味清淡帶微甜,適用於低溫煎炒,調配各類沙律醬汁。不過,有部分粟米油內的天然物如多酚類物質較豐富,煙點比一般常用油低,不大適合高溫煮炸。粟米油含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體內酵素活動分解及吸收脂肪功能,對兒童大腦中央神經,視網膜健康發展,血壓及荷爾蒙分泌有一定幫助。

  芥花籽油用途廣泛

  芥花籽油氣味清淡,色澤較淺,煙點高,適合煎炒煮炸等及調配各類沙律醬汁,用途廣泛。芥花籽油的飽和脂肪酸是常用油中最低,單一不飽和脂肪酸僅次於橄欖油,而其奧米加-3油酸亦是常用油中較高。

  橄欖油不宜高溫煮炸

  初榨橄欖油果酸味較重,水分較多,不適合高溫煮炸,只適宜低溫快炒的西式烹調或製作沙律。初榨橄欖油是由精選的橄欖在低溫環境下,抽取第一次壓榨出的油而成,保存了橄欖的天然抗氧化物如維他命A、E、K等,含豐富的橄欖多酚,能預防人體脂肪氧化並抑制自由基的形成,可減少患癌的機率,預防心臟血管疾病。但由於其必須脂肪酸不高,家中有發育中孩童便不適合長期食用。純正橄欖油則是由初榨橄欖油及精煉橄欖油調配而成,其部分天然成分已被清除,但脂肪酸的好處沒有改變, 惟仍不太適合東方式烹調及高溫煮炸。

  葵花籽油清淡易氧化

  精煉葵花籽油適合各類烹調,煙點高而氣味清淡,含有大量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必須脂肪酸),有效防止細胞衰老,但油質也較易氧化,開啟後必須盡快食用或存放於雪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