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對毒品「零容忍」

  龐愛蘭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健康城市聯盟(香港)副主席

  美國近年頻頻發生的嚴重槍擊案中,槍手大多有吸食大麻習慣。隨着更多州份把大麻合法化,吸食的年輕人數目增加,導致毒品成癮和反社會等激進行為增加。

  環顧全球,愈來愈多國家推動大麻合法化或毒品從寬,例如上星期提及加拿大卑詩省放寬多種毒品三年。另外,標榜無害的CBD(大麻二酚)產品亦吹噓成潮物,淡化大麻毒害,並將大麻與煙酒相提並論,降低社會大眾戒心。這種風氣更由美加蔓延至亞洲,泰國是首個大麻合法化的亞洲國家,並鼓勵全民種植,意味市民可在家中或私人場所(以醫用原則)吸食大麻,官員政客全力催谷「大麻經濟」,目的是要拯救旅遊業及經濟,但究竟生命何價?

  大麻植物含有多種統稱「大麻素」的化合物,例如四氫大麻酚(THC)、大麻二酚(CBD)。THC是大麻植物內的主要具有精神活性(使人興奮)、有害及可使人上癮的大麻素。經常吸食會產生依賴,青少年使用者會有精神病症狀或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風險。假如在青春期日常使用大麻,認知障礙、抑鬱症狀、有自殺意念和行為的風險會增加。

  香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近年青少年吸食大麻的情況上升,含有大麻二酚產品亦是針對年輕人市場,像CBD咖啡、化妝品等,但政府屢次發現產品中含有受《危險藥物條例》管制的毒品THC。故此,政府擬於今年內研究立法管制CBD,納入《危險藥物條例》。

  預防教育方面,警務處「禁毒領袖學院」正式啟動,並挑選一百名大學及中學生擔任禁毒領袖,在校內宣傳禁毒訊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指出,近年吸毒和販毒有年輕化趨勢,希望藉年輕人作領袖,以貼地方式向朋輩宣傳,運用創意打造「無毒社會」,令大家齊向毒品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