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賭博成病 拖累家人添憂

■張漢奇醫生精神科專科
■張漢奇醫生精神科專科

■與疫情長期作戰,部分人更加專注賭博。
■與疫情長期作戰,部分人更加專注賭博。

■賭博影響當事人,更令家人承受壓力。
■賭博影響當事人,更令家人承受壓力。



  藥物心理治療雙管齊下 宜找專業人士協助

  歐洲五大足球聯賽揭幕,而新年度馬季亦於月初開鑼,當中首日投注額更達14.41億元新高。由於本港疫情回穩,經濟亦逐步復甦,正面睇「波馬」可以是一種娛樂或精神寄託,但有精神科醫生擔心,部分球迷、馬迷的病態賭博問題因此而加劇,更衍生「家人互累」徵狀,故當感到自己無法控制,愈賭愈大時,便需尋求親友或專業人士傾訴交流,才是積極面對病態賭博的方法。

  病態賭博問題其實一直存在,西方國家在1980、90年代,病態賭博的人口比率是1.5%左右,而本港平和基金於2016年收集的數據顯示,比率也是大約1.4%。正正是因為近年比較多人關注,因而令社會大眾多認識這問題,逐漸凸顯它的影響。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表示,病態賭博問題的確對社會造成很大影響,而且年輕化情況頗為明顯,不論研究結果還是臨床所見,都顯示出大部分病態賭博並不是到了某年紀,例如三四十歲左右才開始賭博,而是大多在年輕的時候已開始。張漢奇見過不少個案,患者十多歲已有賭波習慣,部分年輕人更會參與網上賭錢,甚至去遊戲機中心玩釣魚機之類,而且賭額愈來愈大,終於成為病態賭徒。

  病態賭博的定義,一般是根據美國《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裏面的10個不同的條件,例如腦海常充滿賭博的事情、需要逐漸加大注碼才感刺激(見表)等,若符合其中5個條件,便可診斷為病態賭博。

  當中尤以第5點──「 以賭博來逃避一些不快情緒」最值得關注,張漢奇指出,壓力和病態賭博關係密切,有一類人由於壓力大,於是用賭博來減壓;將全副精力都放在賭博上,在決定贏輸的一剎那非常緊張,確實讓該類人忘卻日常壓力,可是壓力不會因一次賭博而消失,於是愈賭愈多,泥足深陷,走上絕路,金額更無法負擔。而長期疫情下大家少了娛樂活動,也可能令部分人更投入賭博。

  若經評估判斷是病態賭博,通常會用藥物治療再加心理治療。但病態賭博經常會引發「家人互累症」,意思是病態賭博者即使開始接受治療,負責照顧病態賭博者的家人卻出現倦怠(burn out)。

  照顧者受不了壓力倒下

  張漢奇解釋說,很多個案都有這情況,例如有不少是母親帶兒子來看,兒子才廿多歲;也有不少是子女帶母親來看,母親一般是四五十歲。這類個案的共通點是,照顧者都非常疲累,因為想幫病人但已無能為力,而病人的行為累及所有家人,大家都疲於奔命,可能有「大耳窿」上來追數,甚至恐嚇要傷害欠債者的子女或父母,結果照顧者因承受不了壓力,連自己都病了,這種便是「家人互累症」。

  張漢奇建議大家做好預防病態賭博措施,「最好當然是完全不接觸賭博,只要你不賭,基本上就不會變成病態賭徒。但現實未必可做到,所以退而求其次是視賭錢為偶然的遊戲,嚴格限制自己的注碼金額,規定每當輸了多少錢就必定要停止或離開。這樣的話,便有機會做到小賭怡情。」

  但要時刻記着,當一旦感到自己無法控制,愈賭愈大時,便應立即警覺,並尋求親友或專業人士協助,例如諮詢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