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養殖藍龍蝦利潤達18%
機管局基金資助 存活率升至八成
為提高本港養殖業的多樣性,發展有關專業知識及技術,以提供就業機會及吸引年輕人投身漁業界,香港機場管理局成立漁業提升基金,其中撥款近170萬元推行澳洲鹹淡水藍龍蝦養殖試驗計劃。計劃負責人表示,本港養殖藍龍蝦的存活率已由五成提升至八成,更成功本土繁殖,現時已有約30隻本土藍龍蝦,期望將本地養殖的藍龍蝦推出市場。
機管局可持續發展總經理李仲騰表示,因應三跑工程,機管局承諾保護海洋生態及進行漁業提升,於4年前注資4億元分別成立改善海洋生態基金及漁業提升基金,資助非政府組織、研究員及漁業界別相關組織等進行研究,至今已資助29個項目。
其中漁業提升基金的資助項目共13個,涉款2,000萬元,除資助3年的珍珠養殖試驗計劃已有收成,另一澳洲鹹淡水藍龍蝦養殖試驗計劃亦有一定成果。
售價較魚類高 吸年輕人入行
香港水產養殖一直以魚類為主,但近年魚類價格不斷下降,養殖業亦出現青黃不接情況。為提高本港養殖業的多樣性,發展有關專業知識及技術,以提供就業機會及吸引年輕人投身漁業界,香港機場管理局成立漁業提升基金,其中撥款近170萬元推行澳洲鹹淡水藍龍蝦養殖試驗計劃。
負責計劃的香港水產科研有限公司代表羅承昭指出,近年魚類價格不斷下降,業界需尋求出路,以增加收入。另外,藍龍蝦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養殖技術較普及,且適合室內高密度養殖,售價也較高,故選擇養殖藍龍蝦。
公司另一代表李遠昇表示,經過一年多的研究,利用較節省水電的循環水系統,及改用獨立膠盒養殖,再配合適當的水深、水溫、酸鹼值和換水頻率等,存活率由最初的五成提升至現時的八成,並已成功繁殖約30隻本土藍龍蝦。他表示,養殖龍蝦預計扣除成本後,養殖商會有18%利潤,現時已有本地養殖場表示有興趣試養。